当前位置:买老域名要注意什么健康孩子往什么方向培养最好?
孩子往什么方向培养最好?
2023-01-06

怎样的情况下才能放心地让孩子独立?

独立,说白了就是不依赖,或者说,尽管目前是依赖的,但是假如现在马上脱离依赖,其实也能存活——这样的一种状态。

对于成年子女来说,标志着真正“独立”的,是经济独立,要成为一个经济独立的人,必须会做事,因为只有当做事的能力被认可,才能赚到钱,还必须足够会做人,否则即使会做事,也难保不会被人排挤。

一个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人,是什么样?

遇事乐观,不破罐破摔,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,能开动脑筋、建设性地思考,具有足够的思考能力,能够想到解决方法,具有足够的行动力,做事精细且有效率,具有反思、总结的能力,能够在结果中发现问题,作出改进。善于参考他人经验,善于通过求助、合作的方式来把事做得更好。

在求助、合作的过程中能够与人保持良好关系。能够与人建立情感联系,也能拒绝与人建立情感联系。能够准确地理解他人感情的能力,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感情,也能很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。能够妥善处理遇到的威胁,保护自己不受伤害,也能体会到与人互相信任的美好感受。

所以,要把孩子往这个方向培养可以怎么做?

笔者认为可以遵照这样的步骤来:

1.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

2. 教孩子观察世界、认识世界

3. 培养孩子的学习、思考、行动的能力

4. 培养孩子的反思能力

5. 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

6. 在旁边观察孩子自己做一些事,必要时给予指导

7. 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事,并退居二线,为孩子提供顾问服务

8. 与孩子合作完成一些事

笔者认为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耐心,多鼓励,多示范,多引导孩子问问题,这些内容在不少亲子书上已经有所涉及,各位家长在漫长的求学过程中也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,就不再赘述,接下来,笔者重点说说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:

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孩子最有效的前提保障,也是给孩子示范如何与人交往的一个好榜样。

如果你实在没有那么多空花在孩子身上,至少每天要抽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陪伴孩子。短时间内的高质量陪伴比长时间的负质量陪伴要好得多。

所以,如何在这10分钟的时间内给予孩子最好的陪伴?

① 10分钟怎么挤出来?

很多父母习惯在吃饭的时候和孩子聊天,但笔者认为这不是最佳的选择,首先,吃饭的时候大家都是分心的,一半精力花在吃饭上,不算全神贯注的陪伴,其次,因为要看着食物吃的缘故,目光交流经常被打断,不利于进行深入的沟通,最后,借吃饭的时间聊天,任意一方都能在吃完之后先离席,可能导致交流的中断。尽管边吃边聊有放松气氛的作用,但笔者认为,既然已有这三点弊端,那么最好能在吃饭之外另抽时间来作聊天用。

② 10分钟内可以干些什么?

来些身体接触:小孩子的话可以抱在怀里跟ta说,大孩子的话可以牵着Ta的手拉来身边坐下。适当的身体接触,能够增加亲子之间的亲近感和信任感。

随便聊聊天:为了避免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情况,学习的事不要总问,那可以问什么?参照除了学习,还能问什么?,其实也不是非得严肃地坐下来谈,可以走到孩子身边,看孩子在干什么,表现出很感兴趣,愿意讨教地态度,自然地引出话题就挺不错的,还有一种方法是在和孩子一起采购、逛街、出游的时候,看着身边的事物,询问孩子的看法,自然而然地产生聊天的话题。聊天的时候注意认真倾听,不许抱怨、指责、泼冷水。

答复孩子之前说过的话,或者也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问题:孩子上次说要你做的事情,做了没有,没带的话遇到了啥困难,啥时候解决困难,如果不得不放弃是为什么……认真答复这些是为了让孩子觉得你把ta的话放在心上了;你也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问题,比如说,放假了可以问问孩子想去哪里玩,夏天到了可以问问孩子想不想批一点冷饮回家吃,头发长了想不想换个发型等等,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父母宠爱的。

当话题深入之后,可以谈谈内心的感受,来一些鼓励:当孩子遇到问题时,父母的支持和理解会给孩子极大的安慰,父母的经验也是孩子的宝贵财富,父母的鼓励则能给孩子继续下去的动力。虽然,对孩子表达感情,不少父母都会感到害羞,但是父母的大方示范能够给孩子带来很好的榜样作用,孩子也会受此影响,更愿意敞开心扉与人交往,变得更加受欢迎。

教育孩子的关键:把心用在孩子的心上

亲子关系的重点是用心,而且一定是用到孩子的心上。

有时家长自认为心思用到了孩子的身上却不起作用,这是因为没用到孩子的心上。想看到孩子自觉自愿地按你所期望的去行动,还得让孩子心悦诚服,自己有这个动力才行。想让孩子心悦诚服,非得以心换心才行达到目的。不关心孩子的真实感受,却强迫ta去做,是一定不行的。

想要用心用到点子上,还需承认,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,不能按照想象中的“孩子的共性”去教育孩子,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,还要观测教育方式是否带来了不良后果,如果发现确实有不良后果,就要及时改变教育策略,才能避免事情进一步恶化。

好比说,本文所提到的方法,也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,家长还应该视孩子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是否采用,采用过后如果出现不良反应也应及时反思原因,改变教育策略。孩子是自己的,只有家长自己才能真正对孩子负责,而笔者和其他人的看法只是作为你的参考而已。

编辑:陶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