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镇锦绣聚鸿儒,浓墨重彩绘华章。2018年,正值北方隆冬,天高地旷,苍山如海。神木市石峁遗址管理处、高家堡镇人民政府联合陕西中国现代文学学会陕北分会、古都文萃杂志社举办了“著名作家高家堡古镇采风”活动。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大家、诗人作家齐聚高家堡,深入石峁遗址、高家堡古镇及周边人文自然景观,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采风。
距今4300多年前,高家堡这块沧桑、厚重的土地上便有先祖遗民在这里刀耕火种、砌石筑城,成为万邦丛林中独踞一方的石峁王国,并以其完备的文明要素,处于北方文化圈核心地位,是东亚4000年前后唯一保留地上城市结构和三重石筑城垣的超大型遗址。如今,蜿蜒挺立的城墙依然诉说着远古文明辉煌的业绩,亟待被世人认知。自2011年考古调查发掘以来,不仅发现了留存在地上规模庞大的石砌城址,还出土了大量具有极高文物价值的玉器、石器、骨器、石雕等文物,因此考古界用“石破天惊”来形容一系列震惊国内外的发掘成果,皇城台、内城、外城依势布列;宫殿、居址、墓葬、城墙、城防设施等遗迹星罗棋布。石峁遗址考古工作先后多次被评为“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”和“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。在2013年世界考古“上海论坛”上,荣获“世界十大田野考古发现之一”。2017年11月1日,陕西省人大颁布施行了《石峁遗址保护条例》。2018年5月28日,浙江良渚遗址、山西陶寺遗址、陕西石峁遗址和河南二里头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5000年中华文明的重要实证,被编写入中小学教科书。2019年5月9日,国家文物局同意将石峁遗址列入《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》。石峁遗址已经拿到了《世界遗产名录》的“预备入场券”。一旦申遗成功,意味着石峁遗址将成为世界级名胜。石峁遗址从一个遗落于荒僻小村落的古迹,短短几年,一跃成为中国的石峁,世界的石峁,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。
高家堡古镇始建于明正统四年,是目前陕北保存最完好的古镇,城内建筑古朴典雅、蔚为大观。高家堡古城先后被评为陕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国家历史文化名镇、陕西省文化旅游特色名镇、国家3A级景区。自明正统四年,高家堡建制以来,到现在,风风雨雨500多年。其间,在这里金戈铁马、刀光剑影,发生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,英雄在这里豪气吞云、百折不挠,商人在这里贩南走北、操奇计赢。历代高家堡人,在这片热土上勇往直前、谋深虑远,谱写了一篇篇可歌可泣、永载史册的壮丽诗篇。该镇曾以“三十六营堡之冠”“九边重镇”“塞北蓬瀛”“塞上江南”等美称而誉满三省。该镇成为中国北方农牧交替演变发展历程的缩影。
中国是诗歌的国度,诗歌在中国具有特殊的地位,是中华文明的基础和精髓。石峁遗址作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,必然有着最早的文明基因、环环相扣的文明积淀、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。远古时期林木茂密、水草丰美,孕育过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的极致辉煌,滋养了秃尾河畔、黄河上游一个湮没4300多年的强大王国。如今,蜿蜒山脊的石砌城墙如明长城般尚可登临怀古,高大巍峨的城门墩台仿佛黄鹤楼般可发古人之思,气势恢宏的皇城台好似金字塔般肃穆庄严。为了让更多人了解4000年前石峁,500年后古镇,我们编辑了这本采风作品集,收入著名作家、文化学者白描、肖云儒、张瑞田、雷涛等名家的作品,也有著名诗人梦野、王卫生、韩万胜等书写的诗词。几十名作家、诗人等参与采风,从不同角度书写在高家堡的别样情怀,他们用纯朴的心灵感受历史文明的沧海桑田,尽情欣赏高原苍茫无垠的浩荡之境,充分体验高家堡古城的明风清韵,以生动的笔触、优美的诗歌全面展示了4000年石峁、500年古镇的绚丽风光、风土人情和文化价值,把文化基因植入了这块发展的沃土,使高家堡大地更有诗意,更有温度,更有未来,让文明薪火焕发出新的活力。